她是卢萍,上海海事大学船舶驾驶专业2000级校友。她是目前长江唯一一名持有二级引航员证书的女性引航员。她是央视一套《瞬间中国》栏目报道人物。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其航道弯曲狭窄,船舶流量大、类型不一,水文气象多变……为保证船只安全有序通行,长江离不开这样一个群体——引航员,他们是船舶出入长江的守护者。

引航员通过发出指令,指引船舶航行,他们不仅要总揽全局、熟练掌舵,还要通晓航海、天文、地理等知识。这一职业,因技术要求高

培养周期长、工作强度大,曾被视为“男性专属”,直至卢萍出现。


在全国2000多名引航员中,她是目前唯一一名持有二级引航员证书的女性引航员。


说起“黄金水道”上的铿锵玫瑰,同事们这样评价,“ 她在长江上,知名度很高的。高频里面,只要听到女性的声音,肯定是她!没有别人的。”


身为一名引航员,卢萍的上班路与常人不同,她每天要登上不同的船,她的上班路是垂直的,要不断攀登,不像别人那样行走在地面上

要想把船舶引航至港口,面临的第一道“关卡”就是爬上7~8米的软梯。在晃动的江面上攀爬。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意外。2005年

卢萍刚刚参加引航员工作,有一次,完成了外轮的引航任务,下软梯时脚底突然一滑,她整个人直接摔到了江面上,在医院缝了很多针

休息一段时间后,卢萍很快便申请重新上岗。谈及此事,卢萍直爽地说:“我这人比较乐天派,好的事情常记着,不好的事情该忘的也就忘了。”


头顶闪亮的国徽,身着制服,脚踏波涛,以忠诚和实干日夜守护着港口船舶的安全。引航员被誉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勇攀高峰,铿锵玫瑰绽放“黄金水道”,成为一名引航员是卢萍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始终记得,当初在学校出海实习时看到引航员用英文下舵令感觉“帅”极了,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从此,卢萍便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从事引航员的工作。


作为一名引航员,要快速了解周围的环境与船方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保障船舶安全抵达港口。对于常年在长江上的引航员来说

从最北面的锚地“穿越”到最南面的码头就像过马路一样。当船舶在港区、内河、沿岸航行时引航员需要指挥驾驶人员及时控制船位

避免搁浅、触礁、碰撞等事故。在卢萍心里穿上制服,登上船舶升起引航旗时,喷薄欲出的是职业赋予的满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那一刻她代表的不仅是引航员群体更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来源:央视一套

部分照片:商船学院 

编辑:刘宇锋

策划:校长办公室(校友联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