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亚洲区域船舶能效技术培训班在上海海事大学举办
上海海事大学2020年度本科教学工作暨教学成果表彰大会召开
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0年度科技工作暨科技成果表彰大会
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0年度学生工作总结暨表彰会
上海海事大学举办2020年下半年退休教职工座谈会暨荣退教职工欢送仪式
上海海事大学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公安处举行联建活动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惠星一行来校访问
亚洲区域船舶能效技术培训班在上海海事大学举办
1月13日至15日,由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举办的亚洲区域船舶能效技术培训班在上海海事大学举办,来自亚洲海事国家的60余名海事主管机关、航运企业、海事院校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施欣、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海保司高级官员海伦·布尼(Helen Buni)、缅甸国家海事局局长宋·萘宁(Soe Naing)等出席并致辞。
施欣副校长表示,在国际海事组织和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上海海事大学协同MTCC致力于船舶能效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希望参加培训的亚洲海事国家的各位学员能够借此机会充分交流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效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本次培训结合国际海事最新技术发展,重点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第75次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成果、国际海事组织《第四版温室气体减排研究报告》以及相关能效技术;现场演示了上海海事大学机舱综合实验室和双燃料发动机实验室在提升船舶能效方面的研究实践;并在“海事界女性”议题上展示了上海海事大学促进女性在海事界就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上海海事大学2020年度本科教学工作暨教学成果表彰大会召开
1月13日,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0年度本科教学工作暨教学成果表彰大会。校长陆靖,副校长杨万枫,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副校长施欣、严伟出席,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校督导组,各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陆靖校长指出,人才培养是学校最核心的工作,“十四五”期间,学校要围绕“应用研究型大学”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的办学定位,逐步建立具有研究型大学特征的本科教学,以“构建特色高水平通识教育和促进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为方向,从人才培养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不断努力。专业的内涵建设要注重特色的凝练、特色高水平课程的建设与行业需求的对接。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影响,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支撑。
陆靖校长强调,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之“盐”溶入学校教育之“汤”的重要途径,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专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每个人都有育人的责任,高质量的教学应融入教师学术研究的成果和体会,既做教学又做科研是每个应用研究型大学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希望全体教师主动担当,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共同努力。
施欣副校长作了题为“以变革应对变局,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报告,分别从面上工作和一流本科专项工作出发,简要梳理了上一年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亮点,肯定了学校在构建智慧教学生态、卓越工程师平台建设项目、教学资源拓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从专业建设、线上教学与网络课程建设等方面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
杨万枫副校长宣读了2020年度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表彰决定。大会对获得专业建设奖、教学竞赛和教学竞赛指导教师奖、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获奖教师代表白响恩在会上发言,交流了参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收获与体会。
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0年度科技工作暨科技成果表彰大会
1月13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0年度科技工作暨科技成果表彰大会。校长陆靖,副校长杨万枫,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副校长施欣、严伟出席,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参加了大会。
陆靖校长充分肯定了2020年度学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并代表学校对获得表彰的部门和科研团队表示祝贺,对奋斗在科研一线的广大教工表示感谢。他指出,科研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临港新片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下足绣花功夫,抓住发展机遇,开创高水平海事大学科研发展的新格局。
陆靖强调,学校科研工作要聚焦航运、物流、海洋等重点领域,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在重大重点项目方向持续发力,数量和质量协同提升,提高师均项目和师均成果,提升海事行业服务水平;要坚持高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设定科研评价标准;要鼓励教师投身科研,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导向,促进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双提升;要坚持教书育人的核心任务,依靠科研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严伟副校长在会上作了题为“推动科技高质量发展,支撑学校高水平建设”的2020年科技工作报告,从科研进展、制度建设、问题分析三方面回顾了2020年度学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报告还提出了“十四五”科技发展思路:学校将继续坚持应用研究型大学定位、持续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通过精准发力,提升服务学科能力;精准布局,提升服务战略能力;精准协同,提升服务创新能力等发展举措,开好科技发展新篇,布好科技赋能新局。
副校长杨万枫宣读了2020年度科技成果表彰决定。大会表彰了获得部门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及科技项目奖的单位和个人。
交通运输学院葛颖恩、物流工程学院褚振忠、法学院郭冉、物流工程学院孙兵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科研工作的感想和体会。
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0年度学生工作总结暨表彰会
1月19日下午,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0年度学生工作总结暨表彰会。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校长陆靖、副校长施欣出席,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了表彰会。会议由施欣副校长主持。
宋宝儒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20年度学生工作系统在疫情防控、招生就业、辅导员队伍建设、学风教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代表学校对获得表彰的部门和教师表示祝贺,对辛勤工作在学生一线的广大教师表示感谢。
宋宝儒书记对2021年学生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维护校园稳定,切实保障师生安全;二要进一步提升“三全育人”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部门协同,形成育人合力,打造特色和品牌;三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育供给,形成“五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四要强化学风建设,多措并举出实招,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五要继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好建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会上,对2020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十佳优秀兼职辅导员、“青年大学习”先进集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社团优秀指导教师进行了表彰,同时,聘任了2021年度示范岗辅导员和辅导员协会骨干。
上海海事大学举办2020年下半年退休教职工座谈会暨荣退教职工欢送仪式
1月19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学举办2020年下半年退休教职工座谈会暨荣退教职工欢送仪式,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校长陆靖,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贺莉出席,校办、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工会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以及18位退休教职工参加了座谈会。贺莉副书记主持会议。
宋宝儒书记代表学校向退休教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各位退休教职工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对学校今后的管理、服务和流程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在退休生活中,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够离岗不离责、退休不褪色,继续为社会、学校做出贡献。
陆靖校长表示,每一位教职工为学校留下的不仅是工作业绩,他们的故事也构成了校园文化。学校正处于新的起点,希望退休教职工今后能够经常回到学校,关注学校的发展与变化。
会上,校工会用视频的方式展示了退休教职工的风采。校领导为18位退休教职工颁发荣休纪念品并送上鲜花和祝福。
与会退休教职工就退休感想、对学校和学科发展的建议作了交流。他们对学校的培养,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同事的帮助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学校能够通过更多形式和方式保持与退休教职工的联系,继续关心退休教职工。
参会的二级党组织书记纷纷表示,正是因为教职工在各自岗位上的坚守和执着,才成就了学校今天的发展,希望各位退休教职工能够继续保持和延续作为海大人的荣誉感、归属感,在人生新的征程中结出更好的硕果。
上海海事大学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公安处举行联建活动
1月20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学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公安处举行“进警营、送春联、迎新春”联建活动。校党委书记宋宝儒、副校长杨万枫,浦东公安分局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公安处政委徐建忠,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临港新城人民法庭庭长闵振华,洋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政委王秀峰出席活动。学校徐悲鸿艺术学院和保卫处负责人参加了联建活动。
宋宝儒书记表示,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临港新片区公安处的支持,感谢临港公安处在校园治安、政治保障等方面为学校的稳定安全保驾护航。学校愿意发挥高校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提供文化建设方面的服务。希望双方在思想政治建设、德育建设方面进一步合作。
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乐震文、副院长许承兴现场挥毫,向临港公安干警赠送新春对联和福字。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惠星一行来校访问
1月20日下午,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惠星,副总工程师董国祥一行来校访问。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陆靖、副校长严伟等接待了来宾。
陆靖校长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概况。他希望双方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为国家航运、海洋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双方就学术交流、毕业生招聘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宾一行参观了上海海事大学-大唐移动4G移动通信/物联网联合实验室、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跨境电商大数据风险监测实验室、离岸工程研究院、“吴淞”号组合式液货模拟船等实验实训平台。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市场经营部,人力资源部,中海电信有限公司,船舰自动化事业部,研发创新中心,以及学校校长办公室、科技处、学生处、商船学院等负责人参加座谈。
来源:学校主页新闻
策划:校长办公室(校友联络处)
编辑:尹伽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