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校友之声

2021年3月4日至11日,全国“两会”在京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共商“十四五”发展大计,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积极参政议政,共商国是。


让我们一起听听全国“两会”上的海大校友声音!



 陈晶莹 

上海海事大学1979级远洋运输业务本科专业、1985级国际经济法研究生专业校友;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海商法研究会副会长。


建议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拓展离岸金融贸易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依托我国超大经济体和上海“五个中心”建立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先行先试的区位优势?


陈晶莹代表认为,离岸业务不仅能有效联动全球人民币市场,而且将加速推进自贸区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发挥上海在金融市场开放中的核心功能,并从关键环节条件上促使自贸区创新开放效应辐射“一带一路”的推进发展。“这对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加快加入高水平多边贸易协议准备进程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临港新片区作为我国特殊经济功能区,其离岸业务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陈晶莹代表通过对部分跨国公司总部、金融机构开展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离岸贸易结算便利化有待进一步提升,缺少统一的本外币一体化的非居民账户体系,对非居民贷款业务缺乏差异化监管办法,尚无促进离岸业务发展的金融税收体系等。


临港新片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需要建立高度开放的金融生态体系。对标全球离岸金融中心,陈晶莹校友对于如何开展临港新片区离岸金融贸易,提出六条具体建议:


一是对标贸易结算便利化的国际标准,实施有效、便利的监管机制。建议监管部门研究更高效的离岸贸易结算模式,通过“临港新片区优质客户白名单”,由银行切实履行“展业三原则”和“三反审查”,在具体业务开展时豁免事前审核贸易背景,仅凭企业收付款指令完成资金汇划,通过外管收支监测系统加强事后核查,在保证收支平衡的情况下,简化事后审单。


二是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试点保税区现货仓单融资业务。建议借鉴新加坡NTP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模式,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吸引离岸贸易商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开展现货贸易,探索保税区现货仓单融资业务,做大离岸贸易产业规模。


三是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离岸贸易税制。建议将“离岸贸易”纳入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税收优惠范围,根据企业上一年度离岸转手买卖结算数据进行资格认定,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实行15%的所得税税率。同时,建议对离岸贸易合同执行与香港对标的零印花税率及增值税减免。


四是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建立统一的本外币一体化非居民账户体系。建议在临港新片区扩大OSA账户银行范围,并在其单一账户制的架构下和资金收付自由的基础上,增加人民币功能,建立适应新片区“在岸、离岸业务枢纽建设”需要的新型本外币一体化非居民账户体系。实现账户资金本外币统一管理和资金收付自由,建立以国际收支申报为基础的临港新片区资金收付管理体系。


五是支持新片区银行比照国际通行惯例开展信贷业务。对临港新片区内金融机构通过自贸账户体系吸收的存款及从境外募集的资金用于境外非居民贷款的执行单列管理,单独统计,不纳入现行法人机构的信贷、投资管理和考核;允许新片区银行针对境外贷款在融资主体类型、行业准入、融资品种、比例、期限、资金用途、还款方式等方面更具灵活性。


六是加快落实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提到的探索研究相关税收政策出台。离岸金融主要服务非居民,相对在岸市场都是新客户、新业务、新模式,属于增量板块,且源于境外,对现有税基的侵蚀影响非常有限。建议加快推进包括试点自由贸易账户的税收政策安排、跨国公司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落地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放宽出口服务增值税政策在金融等领域的适用条件、减免新片区内企业发行离岸债券及跨境支付所涉及的增值税和预提所得税等。


建议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拓展离岸金融贸易,促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以便提升新片区的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及开放服务能级。

——陈晶莹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编辑:尹伽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