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1.    学校教职工代表队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中夺冠

  2.    学校学生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再创佳绩

  3.    学校22个项目获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4.    校领导出席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第27次大会  

  5.    学校举行浦东新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动员暨培训会

  6.    学校近7000名2021级新生报到入学 

  7.    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8.    虹口区人民政府领导莅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视察工作

  9.    海事—树图临港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举行   

  10.    学校入选第三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   

  11.    学校申报的“上海市重型破冰船关键钢材协同创新中心”被列入新一轮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   

  12.    学校孙凯副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13.    学生在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第三届“海上争锋”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中获佳绩


8.28

学校教职工代表队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中夺冠


8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决赛在陕西省西安市落幕。学校教职工代表队代表上海企事业单位组参加本次大赛,并以9.03最高分荣获“五禽戏”一等奖。来自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9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


上海市体育局为本次赛事参赛队伍设置选拔机制,学校教职工代表队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代表上海市参加本次大赛企事业单位组的资格。校工会选派李华、高丽华、庄旭芳、陈炜东、陈祯如、王翥、王振和姚桐为参赛运动员,体育教学部徐海凤老师担任教练。所有教师在为期40天的集训中,克服重重困难、从零起点一步步迈向全运会冠军,为上海摘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该项赛事四年一届,共设置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和气舞4个分项,下设城市街道(社区)组、农村乡镇组、企事业单位组3个组别。赛场上,队员身穿整齐的服装,伴着乐曲,柔和缓慢、轻灵舒展、刚柔相济,一招一式、一拳一脚,充分展示了健身气功的魅力。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决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


9.4

学校学生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再创佳绩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于8月20日至23日在线上举行,学校7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获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4项,创造了学校智能车竞赛最好成绩。


据悉,物流工程学院王天真、虞旦老师指导的岑衎远、王云尧团队首次夺得单车拉力组全国一等奖(第一名);虞旦、燕存良老师指导的张羽音、罗鹏恒、万英荣团队获节能信标组全国一等奖;虞旦、王天真老师指导的桑晓夫、徐毅、崔新阳、叶健、陈建团队获百度智慧交通组全国一等奖;虞旦、王天真老师指导的桑晓夫、林樵、崔新阳团队获全向行进组全国二等奖;虞旦、燕存良老师指导的李时豪、谭冲、王剑、徐毅团队获双车接力组全国二等奖;王天真、陈巨涛老师指导的刘滔、袁龙宇、黄曼菲团队获电磁越野组全国二等奖;虞旦、王天真老师指导的刘滔、魏恺寅、戴昊团队获讯飞智慧餐厅组全国二等奖。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


9.7

学校22个项目获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项目资助结果,学校22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面上项目9项,青年项目13项。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具体情况如下:物流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各6项,经济管理学院5项,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3项,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各1项。


9.8

校领导出席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第27次大会


9月8日至10日,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IMLA)第27次大会在线上举行。副校长施欣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以及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主席梅特·玛蒂娜(Mayte Medina)、世界海事大学校长克利奥帕特拉·杜姆比亚-亨利(Cleopatra Doumbia-Henry)等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海事教育界专家、学者和教师参会。


在圆桌讨论会上,施欣副校长与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秘书长中泽武(Takeshi Nakazawa)教授、IMLA国际航海模拟器教师大会主席迈克尔·巴尔达夫(Michael Baldauf)教授、IMLA国际海事英语大会主席艾莉森·诺博(Alison Noble)教授等专家共话“海事院校在疫情冲击下重建秩序”的经验和对策,着重介绍了学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开展线上教育的成功案例。施欣还主持了“海上安全与风险应对”教育培训专题论坛,与来自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疫情期间船上风险管理等议题展开交流。


会议期间,学校原党委书记、IMLA主席金永兴教授主持召开了2021年IMLA理事会会议、年度会员大会。


此次大会主题为“巨大的转变:为未来制定航向”, 以全体大会、平行分会以及圆桌论坛等形式“云”聚集世界各地海事教育专家和决策者,交流、探讨海事教育面对绿色、智能技术发展及全球疫情影响的挑战和转变对策。


大会由世界海事大学承办,学校和IMLA上海中心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9.9

学校举行浦东新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动员暨培训会


9月9日,学校举行浦东新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党委书记宋宝儒,党委副书记贺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志鹏,副校长栗建华等学校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校选举工作办公室成员及各二级党组织选举工作小组成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贺莉副书记主持。


宋宝儒书记作动员讲话,从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工作原则,精心部署安排、严格贯彻落实等三个方面,对选举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做好这次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责任重大,一定要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确保我校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校选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秦立卿介绍了本次浦东新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情况、学校推进选举工作的有关情况及当前阶段的重要工作。校选举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为各二级党组织选举工作小组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11月16日为浦东新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南汇新城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日。


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作为南汇新城镇的一个独立选区,将选举1名浦东新区人大代表。


9.12

学校近7000名2021级新生报到入学



9月10日、12日,学校近7000名2021级新生顺利报到入学,开始美好的校园生活。


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校长陆靖、副校长李志鹏,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冒雨来到学生服务中心、各学院新生报到点、学生宿舍楼,热情迎接、慰问远道而来的新生们,并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校长陆靖特意赶至16号线临港大道地铁站迎接新生。


为给新生营造安全、温馨、有序的报到环境,学校高度重视秋季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市委相关部署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加强协同、通力配合,确保了迎新工作平稳有序,疫情防控扎实有效。


学校上千名志愿者参与了迎新工作,车站、地铁站、校园内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党员师生志愿者一早就在各自岗位上准备就绪,从校门口到短驳车,再到报到点,用实际行动服务新生。


今年返校季,学校继续实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坚持完善各类助学政策,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先入学,再采取奖、贷、助、补、减等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9.13

上海海事大学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9月13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并通过抖音、B站等平台进行直播。全体校领导出席,各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2021级本科生、研究生代表约4200人参加。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志鹏主持开学典礼。


陆靖校长发表了题为“用梦想彰显青春的力量”的演讲。他希望每个海大学子不辜负这个时代,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


教师代表、交通运输学院王学锋发言,从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学科建设,谈到作为海大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希望大家成为“阳光好学”的海大学子。


2018级电子商务专业的王纪翔代表老生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经验。


本科新生代表、交通运输学院交通管理专业214班的顾睿蕊发言,表示作为新一代青年人,将会认真学习,踏上起航的“育明”轮。


宋宝儒书记为新生代表赠送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中国航海史话》《中国航运史话》等书籍。


典礼结束后,召开了2021级本科新生军训动员大会,李志鹏副校长作动员讲话。学校还邀请了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治安大队网红警官“谢蜀黍”谢晔作防诈骗专题宣讲,为2021级新生上了安全第一课。


9.14

虹口区人民政府领导莅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视察工作


9月14日,虹口区人民政府胡广杰区长、区航运办郝立国主任一行莅临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视察工作,校党委书记、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主任宋宝儒,校党委副书记贺莉,以及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宋宝儒书记介绍了学校与企业机构深化产学研协同的情况,并对虹口区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虹口区拥有众多的航运相关企业,学校和虹口的企业、机构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学校将为虹口区的发展贡献更多的科研力量。


胡广杰区长对研究中心未来更好地服务虹口区航运产业发展提出了期望。他表示,作为“智库”,研究中心需要具有更前瞻的视野,应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举措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为虹口区航运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9.15

海事—树图临港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举行


9月15日上午,海事—树图临港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学校海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校党委副书记贺莉、副校长严伟, 树图(Conflux)创始人、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龙凡,树图联合创始人、技术总监伍鸣,树图研究总监杨光等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贺莉副书记主持会议。


宋宝儒书记表示,学校始终坚持现代信息技术前沿研究与港航、物流等学校特色领域相结合,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研究。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双方技术和资源优势,为浦东引领区建设和临港新片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龙凡院长表示,区块链作为“信任的机器”在海事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双方合作成立的临港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将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


在签约和揭牌仪式上,严伟副校长、伍鸣技术总监代表双方签约,贺莉副书记、龙凡院长共同为“海事—树图临港区块链技术研究院”揭牌。


会上,宋宝儒书记为龙凡博士、伍鸣博士、杨光博士颁发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聘书。


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在区块链技术上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树图公有链系统,已实现全球动态共识节点数进入世界前三。


9.17

学校入选第三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


根据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名单(第三批)的通知》,学校入选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


学校信息化服务能力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较大进步,建成了网上行政办事中心,进一步夯实“私有云”、校园网络、校园一卡通等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了信息化赋能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价值。


学校将认真落实标杆校建设目标,结合“十四五”教育规划,在落实完成教育部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基础上,以信息化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为把学校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提供信息化支撑。


9.17

学校申报的“上海市重型破冰船关键钢材协同创新中心”被列入新一轮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了新一轮“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认定名单,学校申报的“上海市重型破冰船关键钢材协同创新中心”被列入其中。

“上海市重型破冰船关键钢材协同创新中心”由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董丽华教授牵头,中心主要任务是为我国首艘“重型破冰船”的关键钢材进行检测、评价和筛选,为重型破冰船和后续相关船舶提供材料验证平台和技术支持,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产学研检用协同体,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是上海市教委为落实上海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旨在集聚培养一批兼顾科学前沿和企业技术需求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高校成为支撑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9.18

学校孙凯副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学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凯副教授入选,托举导师为清华大学周济院士、东华大学刘天西教授以及学校范润华教授。


孙凯副教授主要从事舰船电力电子材料和超构材料等相关研究。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青年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导热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晨光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引用次数3700余次,其中5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件。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排名第三),学校科技论文奖1项。


9.20

学生在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第三届“海上争锋”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中获佳绩


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第三届“海上争锋”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总决赛于8月28日至29日在线上举行,学校24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获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的佳绩。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学科竞赛。学校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从去年9月份开始招新和培训,最终24支队伍在长三角区域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


来源:学校主页新闻

策划:校长办公室(校友联络处)

编辑::尹伽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