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学校举行极地船舶材料研究团队“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颁奖仪式
上海海洋大学来学校调研关工委工作
学校在2021“生乐杯”上海市大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中夺冠
听世界冠军讲故事 开启一场体育与青春的对话 ——学校开展“世界冠军海大行”活动
学校新增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62次会议在“云端”举行
学校承办市教委国际组织建设专题工作会
学校获批2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学校健美操队荣获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啦啦操比赛一等奖
学校师生选民参加浦东新区第七届人大代表选举投票
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薪火计划”高级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结业典礼举行
首届大学生邮轮游艇创新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海大艺术馆举行
中交一航院总工程师季则舟一行来校访问
学校3项“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获市科委立项资助
11.8
学校举行极地船舶材料研究团队“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颁奖仪式
11月8日,极地船舶材料研究团队“上海市工人先锋号”颁奖仪式在海洋楼408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宋宝儒,党委副书记贺莉出席,相关职能部门、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和极地船舶材料研究团队骨干成员以及各专业主任参加仪式。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威仪主持。
宋宝儒书记指出,此次获奖并非偶然,而是我们长年坚持特色的必然。“十四五”期间,学院和科研团队必须围绕“向海而行”的目标,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必须发扬“长期坚持”的精神,搞科研必须有一股韧劲,还要有一股钻劲,要熬得住,持之以恒才会有收获;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加大与宝钢等企业的产教融合,充分利用好开放式科研互动平台建立起合作创新机制;必须树立雄心壮志的远大抱负,要敢于胜利,善于胜利,北极航道的开辟对于国家战略发展意义重大,希望学院和科研团队继续集中力量、选准方向、重点突破,展现海大人应有的精神风貌和科研实力!
仪式上,宋宝儒与海科学院院长史旦达共同为“工人先锋号”揭牌。贺莉为团队负责人董丽华颁发获奖证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序颖介绍了“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申报过程,董丽华教授、刘涛教授分别发表获奖感言。
11.9
上海海洋大学来学校调研关工委工作
11月9日上午,上海海洋大学原党委书记、关工委副主任叶骏一行来学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宋宝儒出席并讲话,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川国、二级学院关工委分会负责人及老同志代表参会。
宋宝儒书记表示,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青年大学生和青年教师都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关工委在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指导健康成长成才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希望关工委能一如继往地发挥育人作用,更好地助推学校人才培养等工作。
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川国以“凝聚队伍,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交通运输学院关工委分会主任石娟以“五老助力三全育人,聚力培育新时代航运人才”,物流工程学院关工委分会主任韩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守望初心育新人”,校关工委讲师团黄菊良以“以网上党支部为平台,努力开展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等为主题,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双方还围绕组织动员“五老”积极参与关工委工作、如何把握好关工委与学校党委中心工作的关系、如何调动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的积极性、如何将关心青年教师落实落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11.9
学校在2021“生乐杯”上海市大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中夺冠
11月9日,2021“生乐杯”上海市大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在上海海洋大学举行,学校参赛师生表现突出,最终夺得冠军。
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生沈夏非、船舶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专业2020级硕士生沈夏凡及安全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谢颂沛组队代表学校参赛,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朱亚军副处长、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吴玉剑和魏芳作为指导老师进行现场指导。3位参赛学生在比赛中以扎实的知识储备和默契的团队协作夺得冠军。
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工作,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安全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培训等。此次竞赛,学校及学院经过一个月的筹备,通过层层选拔确定参赛队员,并组织教师对参赛选手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保障了参赛队员在竞赛中的出色发挥。
本次竞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安全办、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工作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会指导,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14所沪上高校联合主办,上海海洋大学承办。大赛旨在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消除实验室安全隐患,提高实验室安全处置技能,塑造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
11.11
听世界冠军讲故事 开启一场体育与青春的对话 ——学校开展“世界冠军海大行”活动
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11月11日下午,学校特邀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和帆船世界冠军张东霜来校开展“世界冠军海大行”活动。校党委副书记贺莉出席,党委宣传部、体育教学部相关负责人,足球队、帆船协会、高水平运动队师生代表参加。
贺莉副书记致欢迎辞,代表学校欢迎两位世界冠军把体育精神和运动理念带到校园。她表示,榜样的力量会助力学生成长,激发勇攀高峰、奋力进取的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跟随世界冠军享受运动、享受青春、享受拼搏、享受成功。
钟天使与张东霜两位冠军都来自上海,张东霜更是上海海事大学2012级的校友。这次来校,既是交流分享,更是回家之旅。访谈中,钟天使与张东霜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选择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原因、训练日常以及如何克服训练中困难等内容,传授了自己的“成功秘诀”,带领同学们走进冠军的生活。
访谈后,钟天使与张东霜分别为学校足球队、帆船协会的同学进行了技术指导。最后,他们鼓励同学们抓住机遇,珍惜学校为学生搭建的帆船运动平台。
“世界冠军海大行”活动的开展,对于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推广体育文化起到积极作用,为学校体育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带动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
11.11
学校新增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根据科睿唯安11月11日发布的最新基本科学指标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统计数据,学校新增计算机科学学科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计算机科学学科全球共进入594个机构,我校排名第583位。
至此,学校已有2个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分别是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其中,ESI工程学科全球共进入1853个机构,学校排名第576位。
基本科学指标ESI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旗下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
11.12
“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62次会议在“云端”举行
11月12日,由九三学社上海海事大学委员会主办的“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62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主委钱锋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社市委专职副主委周锋、吴健生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宋宝儒致欢迎辞。来自上海15所大学的九三学社社员围绕“改革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主题进行了研讨。
宋宝儒介绍了学校的总体情况,回顾了近年来围绕“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充分肯定了九三社员的工作成绩,表示学校要与九三学社市委紧密合作,共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海市经济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刘苹苹作为论坛嘉宾,分别就上海科技大学的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和上海高校的分类评价实践发表主旨演讲。
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高等教育评价改革主题分享观点、交流思想。
根据“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轮流主办规则,会前,九三学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接过了下届主办的会旗。
11.12
学校承办市教委国际组织建设专题工作会
11月12日,由市教委国际交流处主办,学校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国际组织建设专题工作会在校举行。学校副校长施欣,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处长吴英俊、副处长芦琍琍,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董秀华及10所市属高校的国际交流处处长、引驻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
施欣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市教委及各同行院校的与会代表表示欢迎。他指出,高校的国际组织建设和发展,需要聚焦专业特色,希望通过此次专题会议,各兄弟院校能够就国际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深入探讨和交流,分享经验,互学互鉴,助力新时代教育对外交流与开放。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分别就各自引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教师教育中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WTO)亚太培训中心、国际戏剧协会总部的在沪建设和发展作汇报和交流。会上,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及参与国际组织相关工作的情况,分享了对参与国际组织工作的思考。
董秀华所长从专题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已引驻的国际组织机构特点,总结了国际组织工作在能力建设、专业领域工作的宣传展示等方面发挥的多功能、引领性作用。
吴英俊处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高校开展国际组织引驻和建设,是上海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服务人类教育发展的有力举措。
本次会议是在“十四五”开局阶段召开,为上海高校国际组织工作提供经验分享平台,对国际组织建设工作形成共识,贯彻落实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11.13
学校获批2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名单,王国华教授主持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素质涉外航运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和王金凤教授主持的《面向新文科大学生的“双创”教育与实践体系研究》获批立项。今年5月,黄顺泉副教授主持的《应用研究型高校经济管理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入选上海市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
学校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扎实推进新文科项目实施,聚焦人才培养,稳步推行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专业质量、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技术水平,实现文科教育真改、实改、新改、深改。
11.14
学校健美操队荣获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啦啦操比赛一等奖
11月14日,2021年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啦啦操比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学校健美操队在领队朱德喜老师、教练员李晋和郑茜老师的带领下,荣获3个啦啦操比赛集体项目一等奖和1个双人啦啦操项目三等奖。
健美操队运动员们刻苦训练、奋勇拼搏,在赛场上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获奖项目分别是自选动作—舞蹈啦啦操—集体花球啦啦操项目一等奖、自选动作—舞蹈啦啦操—集体街舞啦啦操项目一等奖、规定动作战歌项目(Game Day)一等奖、自选动作—舞蹈啦啦操—双人街舞啦啦操项目三等奖。
因防控疫情需要,2021年阳光体育大联赛啦啦操比赛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比赛吸引了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参赛。
11.16
学校师生选民参加浦东新区第七届人大代表选举投票
11月16日上午,学校(第076选区)师生选民参加了浦东新区第七届人大代表选举投票。
在前期工作中,各二级党组织向选民宣传了人大代表选举的背景、意义,介绍了本选区2位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强调了投票选举时的注意事项。
选举日当天,参加投票选举师生选民分批次前往学校设置的20个投票站,手持《选民证》领取选举票,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了差额选举。随后,在总监票人的监督下,20个投票站的选举工作人员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计票工作。投票现场秩序井然,选举工作高效顺利。
依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区、 镇人民代表大会应当通过民主选举进行换届。认真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关系到实施宪法、选举法和有关法规的大事,关系到广大选民行使民主权利和加强地方政权建设的大事,对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高度重视浦东新区第七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成立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前期做了大量周密的宣传、组织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各投票站均落实场地设置、佩戴口罩、验码、测温、排队间距、消毒等要求,完成本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学校港湾校区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分别参与了所在选区的选举。
11.16
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薪火计划”高级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结业典礼举行
11月16日,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薪火计划”高级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结业典礼在学校举行。校党委书记宋宝儒,烟台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田,烟台港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张健出席,烟台港集团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培训班30名学员等参加了典礼。
宋宝儒代表学校感谢烟台港集团对学校的信任与支持,向顺利结业的学员表示祝贺,并肯定了烟台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前瞻性工作。他表示,此次培训发挥了学校学科专业领域特色优势,是双方充分利用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机遇,共同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国家战略的具体成果。希望双方进一步加深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
刘国田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培训班既是烟台港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打造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的战略举措,也是烟台港与学校强强联合、深化合作,用实际行动助推国家“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有力载体。他希望学员把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用知识和智慧的力量为烟台港高质量发展赋能。
结业典礼上,还对优秀学习小组进行了表彰,周志勇代表全体学员发言。
此次培训项目是学校与烟台港集团的战略合作内容之一,由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承办。培训为期50余天,围绕港航物流领域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涵盖基本理论素养,宏观经济政策解读,港口、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业务等板块,并开展素质拓展、座谈交流、港航企业参观考察、前沿讲座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11.17
首届大学生邮轮游艇创新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海大艺术馆举行
11月17日上午,首届大学生邮轮游艇创新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海大艺术馆举行。校党委书记宋宝儒、副校长施欣,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王刚毅总工程师、恰尔思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崇建勋董事长出席,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获奖者代表、徐悲鸿艺术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颁奖典礼。
宋宝儒代表学校向线上线下参加颁奖典礼的嘉宾和师生表示欢迎。他指出,本次大赛是涉海院校、艺术院校、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的一次多学科的深度合作,是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的一次探索。希望今后能够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校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邮轮游艇设计产业与人才的融合发展。
赛事共同主办单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恰尔思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在线上设立分会场,王刚毅、崇建勋分别致辞,表示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将大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宋宝儒书记、施欣副校长分别为游艇、邮轮主题方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本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钰婷、管汤琳同学代表获奖学生发言。
本次大赛于2020年10月启动,由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恰尔思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徐悲鸿艺术学院承办。比赛得到涉海院校及设计院校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9所大学近百余件邮轮游艇外形和室内设计作品。经过专业评审、专家初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游艇类获奖作品11件,邮轮类获奖作品12件。
颁奖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获奖作品展,对本次大赛作品紧扣产业实战需求的做法表示肯定。
11.17
中交一航院总工程师季则舟一行来校访问
11月17日,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航院”)总工程师季则舟一行来访学校。副校长严伟,校长办公室(校友联络处)、学生处、科技处、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硕士(MEM)教育中心等负责人与来宾座谈交流。
严伟对来宾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航运、物流、海洋等领域的学科专业特色。他表示,学校与中交集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良好的合作传统,希望与中交一航院加强联系,通过对接行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携手为服务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等国家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季则舟对上海海事大学一直以来的人才输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交一航局的发展历程、业务领域和优势、行业发展趋势等情况。他希望与学校在规范编制、专题研究、技术交流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双方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后,季则舟作题为“港口工程技术发展与展望”的学术讲座,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代表现场聆听。
11.18
学校3项“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获市科委立项资助
近日,学校3项“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获市科委立项资助。具体立项情况见下表:
来源:学校主页新闻
策划:校长办公室(校友联络处)
编辑:尹伽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