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汉廷,优秀航海家
人有人的风度
船有船的风度
国有国的风度
贝汉廷
1926.4.23-----1985.4.23
贝汉廷,浙江镇海人。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指导船长、船舶高级工程师,优秀航海家。1951年毕业于上海航务学院(原上海吴凇商船专科学校)航海系。1958年从事远洋运输工作,先后在海鹰轮船公司、华南海运局、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海运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上海航道局、上海远洋运输公司船舶工作。
贝汉廷是新中国第一代远洋船员,他热爱祖国的航海事业,刻苦钻研业务,并以非凡的毅力自学了英语和法语,很快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远洋船长。他先后驾驶了15艘远洋轮船,到过40 多个国家,80多个港口。30多年来,为发展祖国的远洋运输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1961年贝汉廷作为中国远洋货轮“和平”号船长,先后与兄弟船队驶入非洲、亚洲各港。开辟了新中国最早的远洋运输航线。
1978年5月,贝汉廷以一艘船装运了一艘半船才能运装的整套化工设备,震惊了联邦德国的汗堡港。当贝汉廷指挥的“汉川”轮,安全驶入汉堡港时,当地一位船长出身的货主,看到船上装载着570多吨,体积达5000多立方米的44个大件时,十分惊异地赞叹:“这船货装的好极了。”港口的引水员说:“只见货,船看不见了,甲板也失踪了”。都对贝汉廷船长的智慧和胆识十分称颂。
贝汉廷经常对船员们讲:“人有人的风度,船有船的风度,国有国的风度,外国人不可能个个到我们国内来认识我们的国家。中国是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他们可以通过我们每一个船员,来了解我们的中国,要牢记着中国崇高威望”。
1978年12月12日,贝汉廷的船在地中海救助了一艘塞浦路斯遇难的轮船。为避免在黑夜中,海面航船与遇难轮船碰撞,他还以自己的船作航标,为过往的船舶指路。这番人道主义的义举,被国际航运界誉为中国海员的风度。
1979年3月,贝汉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还驾驶着载重37000吨的“柳林海”轮,首航美洲西海岸雅图港,开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美航线,这是新中国第一艘去美国的商船,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一年贝汉廷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后来贝汉廷又先后在熊岳城、唐河等集装箱船上任船长。为了祖国远洋运输现代化,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航海经验,对集装箱运输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因为集装箱适合当今世界快节奏、高效率的特点。过去散装一万吨货,需要5天,而今集装箱则只需20小时左右,大大提高了船舶运输的效率。
1982年12月贝汉廷定为船舶高级工程师,并当选为全国六届人大代表,1984年被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任命为指导船长。
1985年3月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收新船“香河”轮。4月23日返航船舶到西班牙拉科罗尼亚港附近海上时,贝汉廷因心脏病突发,当即电波发出紧急呼救。经联系,一架西班牙陆军直升飞机赶来,停落在“香河”轮的集装箱上。船员们在雨水、汗水、泪水交融中,将贝汉廷船长抬上了直升飞机,送往就近的西班牙拉科鲁尼阿城的杨卡利医院。经抢救无效,贝汉廷离开了人世,终年59岁。西班牙法医当即对贝汉廷尸体进行了解剖,查明了死因是“疲劳过度,心力衰竭”。
贝汉廷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的航海家,是我国航运界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远洋船员的一面旗帜。在联邦德国的汉堡港、英国的伦敦港、意大利的热那亚港、美国的西海岸雅图港……那些引水员、代理,只要提到中国船长贝汉廷,都翘起大拇指来,倍加称赞。
贝汉廷骨灰安放在上海福寿园劳模丰碑园中。贝汉廷为理想献身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永远留在广大船员和人们的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