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端于上海,学校前身是1909年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和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ART ONE

Forum introduction

论坛简介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为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深入贯彻“人才强校”战略,上海海事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定于2023年11月10日至11日召开,旨在集聚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探讨科技前沿,促进交流合作,博揽青年才俊。本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等形式, 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也为青年学者全面了解上海海事大学的发展战略、学科建设和人才政策,与相关学科和教师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与合作提供机会。


PART TWO

Specialty

论坛学科专业领域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轮机工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供应链管理

港航物流优化

财务与公司治理

港航电气工程

港航机械工程

港航物流工程

航运数据安全

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计算

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计算

智能海事通信网络及其应用

智能海洋信息感知与传输技术及其应用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运输环境工程

海洋岩土与近岸离岸交通运输工程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

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


PART THREE

Arrangement

论坛安排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报名截止:

2023年11月8日


论坛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9:00   论坛开幕式

2023年11月10日 14:00 临港新片区参观

2023年11月11日 9:00   分论坛

论坛开幕式地点:上海海事大学行政楼128会议室


对参加论坛的学者,论坛期间统一安排酒店住宿、午餐、晚餐,小交通统一安排用车;并给予每人500元大交通补贴。


PART FOUR

Invite to

邀请对象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1.热爱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学术严谨规范。


2.年龄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等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海外优青



 01 基本条件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申请人应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且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回国(来华)工作1年以内。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02 待遇及支持举措


提供稳定教职,聘任为教授、博导;


对主干学科人才,免费提供不小于100平米配套房1套(带产权)或相应额度安家补贴、最高可达300万元;对其他学科人才,安家补贴最高可达240万元;


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国家拨付额度,不低于1:1进行配套,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人才子女按照上海市和临港新片区的相关政策,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临港新片区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PART FIVE

Registration method

报名方式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请扫描二维码登陆报名入口,在线填写报名信息。



联系人: 郑老师(人事处)

电话:   021-38284236

邮箱:   xjzheng@shmtu.edu.cn


PART SIX

Topic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分论坛主题及联系方式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ART SEVEN

School profile

学校与相关学院简介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因挽救航权而“生”,其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学校以“兴学育人、强海兴邦”为使命,积极服务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港口、航运、物流、海洋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致力于为国家培养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逾20万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2个本科专业。拥有19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和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设有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一级、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等5个专业学位类别和水路交通运输等6个工程类专业学位领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轮机工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学院还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海事搜救与水下机器人上海市工程中心(共享)等数十所教学协作与科研学术机构。学院与国外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定期互派各类专业的国际交流留学生互访、学习的稳定合作关系。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有四个系,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 个硕士点,交通运输、交通管理(航运管理)、物流管理、交通工程 4 个本科专业及与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物流管理、航运管理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航运管理、物流管理被列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获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专业认证,交通运输、交通管理、物流管理、交通工程四个专业均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交通运输学院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试点院校之一。作为牵头学院,交通运输学院负责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总体建设工作。作为上海海事大学的特色优势学科,本学科拥有从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先后被列为交通部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原学科以及上海市“双一流”建设学科。本学科下设的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曾先后获批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等。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1名,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等骨干教师。现有管理科学、物流经济与统计、国际贸易与金融、工商与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5个系;学院拥有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工程管理/工程硕士(MEM/ME)、应用统计(MAS)、会计专硕(MPAcc)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建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入选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运输系统管理与工程经济两个学科为上海市一级学科(B类);产业经济学是交通部重点学科。



物流工程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业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本科专业。学院教职工178人,专职教师13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43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包括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曙光学者、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等40余人次。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国家级学会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72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总经费达3.4亿元。发表学术论文2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1000余篇。国家专利授权1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0余项。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人工智能6个本科专业。近年来,学院获评各类高层次人才16人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100余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其他各类奖项近20项。学院现已建成一批先进的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实验室,包括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慧航运信息与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市港航物流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物流、海洋”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中海洋类学科的支柱学院。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商船学院共建),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工程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水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水利工程、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硕士点。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教授21人,副教授31人,博士学位99%)。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等50余人次。近五年,学院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39项,发表ESI高被引论文23篇、热点论文13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